英特尔于3月14日发布了酷睿14代家族的顶级限量版本处理器,即酷睿i9-14900KS,国行定价为6299元。这款处理器是英特尔史上首次将PC处理器的加速频率提升至惊人的6.2GHz,比上一代限量版i9-13900KS高出了200MHz。i9-14900KS是i9-14900K的特挑加速版,拥有8P+16E 24核心32线程、32MB二级缓存、36MB三级缓存、UHD 770核芯显卡等配置,内存支持DDR4-3200、DDR5-5600,最大容量达192GB,扩展支持16条PCIe 5.0、4条PCIe 4.0,兼容Z690、Z790主板。
在频率和功耗方面,P核基础频率为3.2GHz,睿频2.0最高频率为5.6GHz,睿频Max 3.0最高频率为5.9GHz,而TVB自适应睿频的最高频率达到了6.2GHz;E核基础频率为2.4GHz,最大睿频为4.5GHz。基础功耗从125W增加到了150W,而最大睿频功耗标称为253W,实测可达432W。此外,英特尔更新了APO游戏优化器技术,支持的游戏已达14款,性能提升可达11%,甚至有的实测达到31%。
英特尔还公布了i9-14900KS的一些性能对比数据,包括上一代i9-13900KS以及竞品的锐龙9 7950X3D、锐龙9 7950X、锐龙7 7800X3D。这些数据表明了i9-14900KS在性能上的强大优势。该处理器拥有24核心32线程、36MB智能缓存、150W处理器基础功率、20条PCIe通道等主要特性,采用了英特尔温度自适应睿频加速技术,睿频频率高达6.2GHz,成为英特尔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台式机处理器。
i9-14900KS的性能不仅在游戏领域表现出色,对内容创作者也具有杰出的表现。其在3D制作、多任务处理等计算密集型工作流中展现了出色的效率。同时,该处理器的发热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采用了最新的制程和散热设计,即使在高负荷运行时也能保持稳定。与上一代产品相比,i9-14900KS在单核性能和多任务处理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为用户带来了更出色的体验。
虽然i9-14900KS的预购价格略高,但其卓越的性能使其性价比依然颇高。对于超频爱好者来说,如果预算允许,i9-14900KS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i9-14900K也是一款性能可观的处理器。总之,英特尔酷睿i9-14900KS处理器的发布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体验,展现了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的技术实力,相信在未来,英特尔将会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NP3020G7是新一代入门级单路塔式服务器,专为远程办公环境、邮件以及打印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硬件基础
提供丰富的存储矩阵,最大程度满足扩展性及网络均衡性需求,同时在1U机型首次导入风冷、冷板液冷、浸没液冷多维散热方案,满足更多高密数据中心低PUE诉求。
2U双路存储优化服务器,采用创新三层存储架构,在高存储密度、超强算力、高网络带宽、智能管理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适用于大数据、CDN、超融合、分布式存储等业务场景。
在计算性能、存储性能及可扩展性方面均实现极致设计;支持前、后IO维护等多元部署方式,打破传统数据中心运维瓶颈;融合诸多业界先进技术,导入液冷、EVAC等高效散热模式
4U双路存储优化服务器,兼顾高存储容量、强大计算性能和极致IO扩展能力,非常适用于温/冷数据存储、视频存储、大数据 存储、云存储池搭建等应用场景。
是一款高端四路机架式服务器。产品以强劲的计算性能,模块化的灵活设计,卓越的扩展性,更优的可靠性和安全特性,为客户数据密集型关键业务而优化
NF5280R6保持一贯的高品质、高可靠的表现,该产品以强劲的计算性能及灵活百变的配置变换满足不同复杂工作负载
搭配高效算力及极致扩展实现整机性能最佳平衡,满足轻量化负载需求,适配云计算、虚拟化等主流计算场景,同时满足高密数据中心部署。
该产品具备多核心、高主频、大缓存、高扩展性的特性,使单处理器性能得到最大发挥,2U空间实现存储、扩展最大化设计
满足客户对高计算性能、大内存容量的要求,同时对密度及存储有一定要求的客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服务器有高密要求的虚拟化、数据库、SAP HANA等应用场景。
具备多核心、高主频、大缓存的特性,1U高密空间提供极致计算性能,均衡网络及扩展特性,节省机房空间,适用于分布式全闪、裸金属云服务、视频编解码、网络游戏/数据处理等应用场景。
是具备卓越多元算力性能、极致弹性架构扩展的全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器,4U空间内部署8颗最高性能GPU,可根据应用场景实现拓扑切换
NF5688G7是基于浪潮信息全新一代AI超融合架构平台,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强劲性能、极致扩展人工智能服务器
具有高性能、高扩展性、高能效、多元兼容、生态开放等特点,适用于大模型训练、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推荐等典型的AI应用场景。
在降低机柜空间、能耗和部署成本的同时,还能提供灵活的存储方案,十分适用于容器、虚拟化以及其它计算密集型应用场景。